明确目标

当有了一个需要掌握的内容时,先看这是一个需要重现的内容,还是一个需要泛化的内容,以此来决定是要采用学习方法,还是记忆方法。

  • 若是需要重现的内容,那把眼前的材料背下来即可。

  • 若是需要泛化的内容,那眼前的材料就不是用来记忆的,而是用来帮你在脑中建构一个映射,以解决无限的新情况。

目标是我们要排查的第一步,因为错误的目标将直接导致错误的成果

若拿本应用于泛化的学习材料来背诵,就会导致机械记忆的误区。

若拿本应用来重现的记忆材料来泛化,就会多此一举,导致效率低下。

但通常我们对以重现目标的记忆并不会出现什么误区,因为我们很清楚重现目标的成果是什么,以及如何验证自己的成果,就看能不能重述出来嘛。存在严重误区的,恰恰是以泛化目标的学习行为,尤其是机械记忆的误区非常普遍。

当我们确认了自己的目标是泛化后,来检查自己在泛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误区。

误区排查

  1. 在方式上,检查自己是否同时采用了归纳学习和指令学习两种方式。是否只“勾画了轮廓却没有填充”,又是否“盲目填充而导致以偏概全”。

  2. 在材料上,检查自己是否使用了既有提问又有回答的有效实例,是否使用了已掌握相关名词的有效指令。

  3. 遇到瓶颈时,检查自己是否需要扩充新的材料,以及是否需要克服旧认识对新材料的抗拒。

  4. 学习后,要检查自己是否给大脑留有足够睡眠,让知识能够被大脑所建构;又是否因一蹴而就的不合理想法导致了无形压力。

  5. 学习中,要检查自己是否经历了具有完整执行和反馈答案的有效训练过程;对指令性材料,自己又是否有扩充新例子,是否与自己已建构的旧内容建立联系,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。

  6. 学习时,要检查自己所建构的知识,是否存在归纳不足(欠拟合)或以偏概全(过拟合)的情况。

  7. 应用时,要检查自己是否注意了知识的有效范围,又或者所建构的“知识”本身就不具有可泛化性。

  8. 检查自己是否验证了所建构的知识,给大脑提供反馈信号以巩固该知识的存储,以及自己是否可以解决新情况,又是否可以转换出相同意思的其他表述。

在学习的这五个层面中:

  • 目标层面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可以获得的成果;
  • 材料层面则是我们达成目标的代价和条件;
  • 存储层面又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材料在脑中建构知识;
  • 成果层面或者说对象层面则让我们知晓要建构的知识有什么特点,建构时会遇到什么障碍,以及使用时又有哪些局限。验证层面则用来确保所获得的成果和我们的目标成果是相同的,并对大脑的存储做进一步的巩固。

image-20230117230533750